近年來,我國檔案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,檔案事業的規模擴大了,數量也逐日增多,檔案的種類日趨多樣化,信息量迅速膨脹。但傳統檔案管理手段與技術所導致的問題日益突顯:
(一)傳統手工檔案編目流程繁瑣低效、整理時間冗長
(二)檔案存放次序較易被打亂,查找困難
(三)檔案種類龐雜,查閱耗時長
(四)檔案的盤點操作不科學,大多停留在檔案盒的盤點上
(五)對失效檔案的管理滯后,形成大量冗余檔案,增加管理負荷和成本。
鑒于這種現狀,檔案管理的技術升級與改造迫在眉睫。作為新一代物料跟蹤與信息識別的RFID(無線射頻識別技術)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檔案管理的自動化、智能化帶來了可能性,具有其他方式無可比擬的優越性。
1、非接觸式數據采集
2、快速掃描,一次性數據處理量大
3、標簽信息容量大,使用壽命長
4、數據存取密碼保護,安全性高
5、抗污染性能強和耐久性
6、體積小型化、形狀多樣化
7、可重復使用,方便信息的更新
8、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
9、標簽具有EAS防盜功能
檔案管理部門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可以在三個方面來使用RFID技術。
在檔案案卷中安裝錄入案卷所屬的全宗號、目錄號、案卷題名、該案卷中文件份數及存放地等信息的RFID標簽,并通過無線網絡把這些信息傳送到服務器上,由專門管理軟件進行處理后形成數據庫。工作人員在統計檔案館藏時可以使用智能檔案架自動館藏盤點系統,無需核對每一個案卷。
通過在檔案庫房門口安裝智能安全檢測門,實時的收集標簽信息,可對未經授權出庫的檔案進行報警,對經過授權的檔案出庫進行記錄和統計。
標簽信息可以和檔案管理軟件通過接口程序連接,通過檔案管理軟件檢索到需要調卷的檔案,庫房人員通過終端直接、準確的調檔。配合智能檔案架,實現檔案架自動打開。通過讀取標簽信息的門禁系統保證檔案不會被帶出檔案借閱室。
整個系統是由15個子系統構成,要求各個子系統具有良好的協調性及聯動性,能做到檔案大批量出入庫自動識別,非法出庫系統聯動報警,檔案智能盤點等功能。
檔案查詢利用大廳工作區(左) 檔案查詢利用大廳工作區(右)
本系統架構模塊主要分為庫房三維地圖、檔案管理、檔案借閱、庫房管理和系統管理五個部分。系統架構模塊如下圖所示。
021-64273362 / 021-64273387